环保重磅消息: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发布最新行动方案

2025-09-05 阅读次数:

氧化亚氮(N₂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是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势约为二氧化碳的300倍,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大气寿命在百年以上。工业领域中的己二酸、硝酸和己内酰胺等行业是氧化亚氮主要排放源之一,由于排放源相对集中、减排技术路线明确、控排成本较低,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30年,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政策进一步完善,减排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排放管理能力明显加强,氧化亚氮回收利用和排放控制水平有效提高。己二酸行业、硝酸行业、己内酰胺行业单位产品氧化亚氮排放量持续下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后,逐步加强工业领域氧化亚氮管控力度。

image.png

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科学、合理、有序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扎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系统观念,以资源循环利用、减排技术创新、协同控制为手段,加快形成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管理体系,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效控制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

到2030年,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政策进一步完善,减排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排放管理能力明显加强,氧化亚氮回收利用和排放控制水平有效提高。己二酸行业、硝酸行业、己内酰胺行业单位产品氧化亚氮排放量持续下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后,逐步加强工业领域氧化亚氮管控力度。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氧化亚氮减排。推动己二酸、硝酸和己内酰胺生产企业开展氧化亚氮减排,通过使用治理设备、加装催化剂等方式,减少氧化亚氮排放。鼓励己二酸生产企业对氧化亚氮尾气进行回收提纯,鼓励氧化亚氮回收利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氧化亚氮控排配套政策。研究利用相关资金渠道支持建设氧化亚氮回收提纯装置和己二酸、硝酸和己内酰胺行业氧化亚氮减排装置。鼓励开展气候投融资,推荐具有氧化亚氮减排效益的项目纳入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和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库。加快推进利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等市场机制鼓励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减排。(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技术创新。持续开展源头和过程控制、资源化利用、监测和减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开展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技术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相关技术申报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推动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减排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装备和技术的集成化和产业化,推动成立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有效提升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减排能力。(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协同管控。加强工业领域氧化亚氮与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的协同控制,研究探索建立协同控制制度,开展绿氨掺烧与氧化亚氮排放机理研究。开展工业领域氧化亚氮与臭氧层保护协同控制政策研究。研究在己二酸、硝酸和己内酰胺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氧化亚氮排放评价,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措施。(生态环境部)

(五)加强工业领域氧化亚氮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推进建立重点企业氧化亚氮排放报告制度,研究制定工业领域氧化亚氮监测标准和排放相关标准,在工业领域探索开展氧化亚氮排放源自动监测。加强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持续提升专业化能力。(生态环境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参与)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发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渠道作用,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全球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交流和对话合作。(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落实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稳妥有序开展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工作,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参与)

(二)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减排技术相关知识,开展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能力建设活动,稳步提升氧化亚氮排放数据质量。引导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技术性人才。加强对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的气候、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宣传。开展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典型经验做法宣传。(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工作调度。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调度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参与)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均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作出明确要求。

氧化亚氮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是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势约为二氧化碳的300倍,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大气寿命在百年以上。根据最新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数据,2021年我国氧化亚氮排放总量为210.2万吨,约占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3%,其中工业生产过程58.0万吨,占27.6%。

我国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主要来自己二酸、硝酸和己内酰胺的生产过程,己二酸行业是工业氧化亚氮最主要的排放源。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相对集中、行业聚集程度较高,同时排放处理的技术路线较为成熟,因此率先在工业领域开展氧化亚氮控排工作具有较高可行性。

编制并发布《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实际行动。

问:《方案》确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什么

答:《方案》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系统观念,以资源循环利用、减排技术创新、协同控制为手段,加快形成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管理体系,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效控制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

《方案》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控制政策,显著提高减排技术创新能力和排放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水平,推动己二酸行业、硝酸行业、己内酰胺行业单位产品氧化亚氮排放量持续下降。

问:《方案》包括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方案》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动氧化亚氮减排。推动相关工业产品生产企业通过使用治理设备、加装催化剂等方式有效减少氧化亚氮排放。鼓励己二酸生产企业对氧化亚氮尾气进行回收提纯再利用。

二是完善氧化亚氮控排配套政策。研究利用相关资金渠道支持相关企业建设氧化亚氮回收提纯装置和减排装置,加快推进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减排。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持续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开展技术示范工程建设,支持控排相关技术申报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推动成立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

四是强化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协同管控。针对与氧化亚氮同源的氮氧化物等,研究探索建立协同控制制度,研究在己二酸、硝酸和己内酰胺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氧化亚氮排放评价,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措施。

五是加强工业领域氧化亚氮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推进建立重点企业氧化亚氮排放报告制度,研究制定监测标准和排放相关标准,在工业领域探索开展氧化亚氮排放源自动监测。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持续提升专业化能力。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发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渠道作用,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全球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交流和对话合作。

问:如何组织推动《方案》落地实施?

答:为确保《方案》落地见效,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组织落实。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落实方案,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减排技术相关知识,开展能力建设活动,稳步提升数据质量。引导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典型经验做法宣传。

三是加强工作调度。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调度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热门关键词:
环保 生态环境
本文网址:
https://www.langguan-vision.com/news/5205.html
热门资讯:
  • 深圳黑烟车电子抓拍算法:AI赋能下的移动污染源精准治理新范式
  • 深圳黑烟车抓拍仪: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解析
  • 石家庄国产机器视觉软件:智能制造的“智慧引擎”
  • 深圳机动车黑烟抓拍招标:科技赋能下的精准治污新路径
  • 深圳黑烟车抓拍方案:科技赋能下的精准治污新路径
  • 巴东鹰眼降尘系统原理图解析:AI视觉驱动的粉尘治理“毫米级”
  • 巴东鹰眼降尘系统原理图解与行业解决方案:AI视觉重构粉尘治理
  • 巴东鹰眼降尘系统原理图详解:技术细节与场景适配的深度剖析
  • 深圳黑烟车抓拍系统标书核心要素解析:科技赋能下的精准治污新路
  • 麻阳机器视觉:以智能之眼重塑产业生态,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巴东鹰眼降尘系统原理图解大全:从理论到实践的视觉化呈现
  • 巴东鹰眼降尘系统:AI视觉驱动的粉尘治理新范式
  • 最新资讯:
  • 碳市场新政出炉,参与行业、主体有望扩围环保周报
  • 2025年环保新规解读,掌握关键政策知识!
  • 绿色低碳政策解读,这些重点你必须知道!
  • 2025年4月山东发布环保新政策,非现场执法“天网”全覆盖!
  • 8月环保政策速递
  • 环保规则解读:你必须知道的关键点!
  • 环保政策来袭!节能装备企业迎增长新机遇
  • 环保重磅消息: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发布最新行动方案
  • 随手关灯,不仅节能环保,还手留余香
  • 2025瀍河环保倡议“低碳环保 文明出行”倡议书
  • 海康机器人视觉黑科技,打开无限可能!
  • 江苏大学研发新型机器视觉人科技,专利亮点曝光!
  • 在线
    客服

    在线沟通服务时间:9:00-24:00

    复制添加客服QQ:1043978492

    客服
    热线

    131-2165-7089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