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黑烟车抓拍系统综合解析(2025年最新版)
政策背景与法律依据
- 法规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河南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豫环攻坚办〔2019〕26号)等,河南多地(如济源、漯河、郏县、焦作)已实施黑烟车抓拍政策,明确“基本消除柴油车黑烟现象”目标。
点位分布:抓拍点位覆盖城市主干道、收费站、工业园区等,例如济源在G327国道、西二环等6个点位基础上,2022年新增15个点位(如工业路、省道309等),形成全域监测网络。

技术原理与系统构成
- 核心设备:
- 高清抓拍系统:采用900万像素以上GMOS传感器,支持4096×2160分辨率,具备车牌识别(准确率≥99%)、车型识别(支持24种车型)、车身颜色识别(11种颜色)等功能。
- 黑烟检测终端:通过林格曼烟度法分析尾气黑度,不透光度测量范围0-100%(误差±2%),林格曼黑度等级0-5级(误差≤0.25),响应时间<300ms。
- 智能分析平台:支持证据链匹配(车头/车尾照片、视频与车牌一致性)、时间同步(与北京时间同步)、数据上传至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并预留多平台对接端口。
- 技术特点:
- 自适应补偿算法:消除光照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确保低照度环境下仍能准确抓拍。
- 电磁抗干扰:设备在80MHz-1000MHz射频场强3V/m下正常工作,连续运行3000小时误差≤0.25。
- 多场景适用:支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厂区等多场景,捕获率白天/晚上均≥99%,超速、逆行等违章抓拍准确率≥90%。
处理流程与处罚措施
- 抓拍与取证:
- 系统自动识别黑烟车后,截取视频/照片上传至平台,生成包含车牌、车型、时间、地点、烟度值的证据链。
- 管理人员人工复核后,移交交管部门录入处罚系统。
- 车主义务:
- 被抓拍车辆需在15个工作日内送修至有资质的维修站(M站),凭维修合格证至检测站(I站)复检,合格后方可上路。
- 逾期未治理或复检不合格的车辆纳入“机动车尾气超标黑名单”,连续两次被抓拍将强制报废。
- 企业监管:
- 货运企业若多次违规(如超标车辆多、未配合抽测),将被纳入环保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如重点监管、公开曝光、限制运营)。
排放检验机构若伪造检测结果,将撤销资质并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效果与案例
- 济源案例:2022年抓拍570辆黑烟车,要求车主限期治理,逾期未治理的纳入黑名单,柴油货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总量下降15%以上。
- 漯河实践:开展黑烟车抓拍系统运维核查,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有效遏制路面黑烟污染。
- 焦作制度:出台货运企业环保黑名单制度,对超标车辆多的企业通报曝光,并抄送公安、交通部门联合惩戒。
技术趋势与未来方向
- 智能化升级:结合AI深度学习,实现黑烟车自动识别与动态跟踪,提升检测效率。
- 数据融合:与交通、环保、公安等部门数据共享,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预防性维护:通过车载排放监控终端(OBD)实时传输数据,建立单车排放档案,预测性维护(如DPF再生提醒)。

河南黑烟车抓拍系统通过“前端抓拍+平台分析+部门联动”的机制,有效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技术支撑。车主和企业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配合治理措施,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