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堆料场尘土飞扬,雾炮却像没头苍蝇四处乱喷——这是很多厂区头疼的画面。巴东鹰眼降尘模型把“眼睛”和“水枪”连成一体,让雾炮只追着粉尘跑。无需复杂编程,也不用高价外包,照着下面三步做,半天就能跑起一套能看会算的智能降尘小站。
问题一:手头只有普通摄像头和雾炮机,能不能用?
答:可以。模型核心是“AI 视觉识别+动态雾炮调控”逻辑。摄像头只要≥800 万像素、支持 RTSP 流即可;雾炮机只需能接受 RS-485 或开关量信号。旧设备加一台边缘计算盒就能升级,不必整线更换。
问题二:不会写代码,怎么让摄像头“认识”粉尘?
答:用现成镜像文件。把官方提供的轻量模型刷进边缘盒,通电即用。模型已预训练 75 类粉尘形态,0.3 秒输出“起尘点坐标+浓度等级”。图形化界面里拖拉一条“浓度>1 mg/m³”触发线,即可联动雾炮。
问题三:雾炮喷嘴总堵,维护太麻烦?
答:选微米级雾化头,水粒径 10 μm,不易堵;系统自带“喷嘴堵塞自检”——当水压持续 3 秒低于阈值,边缘盒会亮黄灯提醒清理,避免整块停机。
问题四:冬天气温低,水管结冰怎么办?
答:在进水端加 12 V 自限温伴热带,缠绕 2 米即可;系统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 5 ℃,自动开启伴热,耗电量每天不足 1 kWh。
问题五:怎么证明降尘效果?
答:系统在同一画面里叠加“治理前/后”能见度标尺,自动生成 10 秒对比视频;云端同步输出 PM₂.₅、PM₁₀ 折线图,环保检查直接扫码就能看结果,无需人工抄表。
极简三步动手做
① 硬件连接:摄像头→边缘盒→雾炮控制线,网线或 4G 路由任选其一,10 分钟完成布线。
② 参数导入:把官方镜像烧录进 TF 卡,插入边缘盒;手机扫码进入本地网页,勾选“堆料场/港口/矿山”场景模板,一键下发。
③ 启动测试:让铲车作业 30 秒,观察雾炮是否跟随起尘点旋转;微调“提前量”滑杆(0–2 秒),直到水雾恰好覆盖粉尘扩散路径即可。
创新小彩蛋
• 雪天模式:算法自动提升亮度并降低水雾量 20%,防止地面积冰。
• 碳账本:每喷洒 1 吨水,系统自动折算粉尘减排量,月底生成“碳积分”,可对接厂区内部奖惩。
常见疑问解答
Q:摄像头装在多高合适?
A:距地面 6–8 米、俯角 30° 最佳,可同时看清地面扬尘和车辆动作。
Q:边缘盒会不会死机?
A:工业级无风扇设计,-20 ℃~60 ℃运行;内置看门狗,死机 30 秒自动重启。
Q:水耗大不大?
A:实测 1000 ㎡ 堆料场,日均 0.8 吨水,比传统定时喷淋节水 65%。
从“看见粉尘”到“指哪打哪”,巴东鹰眼降尘模型把复杂流程浓缩成三步操作。只需半天,你的料场也能拥有会思考的水雾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