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超低排放成为酒泉市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抓手。这一概念不仅关乎环保合规,更深刻影响着钢铁、化工、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的竞争力。本文从定义解析、政策驱动、技术路径、本地实践四大维度,揭示超低排放如何助力酒泉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一、超低排放的定义与行业标准
超低排放是指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通过技术改造,使污染物排放浓度显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限值。以燃煤电厂为例,超低排放要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超过5mg/m³、35mg/m³、50mg/m³,较传统标准下降75%、30%、50%。
在酒泉,这一标准被严格落实到具体企业。如酒泉大得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艺废气排放口,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限值达150mg/Nm³,非甲烷总烃100mg/Nm³;甘肃骏轩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的燃气锅炉废气排放口,氮氧化物限值200mg/Nm³,颗粒物20mg/Nm³。这些数据表明,超低排放已从概念转化为酒泉企业必须达标的硬性指标。
二、酒泉超低排放的政策驱动与目标
根据《酒泉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到2025年,全市单位GDP能源消耗需较2020年下降12%,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578吨、320吨。方案明确提出:
工业升级:钢铁行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水泥、焦化行业有序推进,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清洁取暖:肃州区、玉门市等区域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
交通减排:新增或更换公交车、出租车100%为新能源汽车,构建充换电网络体系。
政策还强调差异化管控,如肃州区作为攻坚重点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为攻坚工业区,敦煌市、肃北县、阿克塞县为攻坚一般区,因地制宜推进减排。
三、超低排放的技术路径与创新实践
酒泉企业通过三大技术路径实现超低排放:
源头控制:
清洁能源替代:玉门油田自备燃煤发电机组改造中,推广工业余热、电能替代高污染燃料。
原料优化:酒泉持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低硫分、低灰分煤炭,配套建设洗选设施,从生产端减少污染物生成。
过程管理:
工业炉窑治理:玻璃、煤化工行业通过“以大代小”改造,提升无组织排放工艺废气收集率。
智能监测:5000平方米以上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设备,并与主管部门联网,实时管控扬尘。
末端治理:
高效除尘:低低温电除尘、湿式电除尘技术使烟尘排放浓度降至5mg/m³以下。
脱硫脱硝:SCR脱硝装置增设新型催化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50mg/m³以内。
四、常见问题解答
Q:超低排放与普通减排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A:超低排放是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达到具体浓度限值;普通减排侧重总量控制,灵活性更高。例如,酒泉大得利制药需确保挥发性有机物浓度≤150mg/Nm³,而普通减排可能仅要求总量减少10%。
Q:酒泉企业实施超低排放的成本如何?
A: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如中央预算内资金、债券项目,玉门油田自备电厂改造获省级补贴。同时,技术升级带来的能效提升可部分抵消成本,如酒泉经开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值增长45%。
Q:超低排放对酒泉经济的长远意义?
A:超低排放推动绿色转型,如新能源装机突破3424万千瓦,占全省50%以上;酒泉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5%。这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结语
超低排放不仅是环保合规的“必答题”,更是酒泉产业升级的“加分项”。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本地实践,酒泉正探索一条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发展路径。从燃煤电厂的烟尘治理到新能源基地的绿色扩张,超低排放正成为这座西北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