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超低排放环保平台建设要求涵盖政策驱动、技术标准、实施流程、验收规范四大维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政策与制度要求
- 行政审批加速: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受理行政许可后7个工作日内办结,涉及发改、生态、住建等多部门协同(如《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的若干措施》)。
- 财税激励:
- 环保设备投资抵免10%企业所得税(符合财税〔2017〕71号目录);
- 排放浓度低于标准30%/50%的企业,环境保护税减按75%/50%征收;
- 省级财政累计安排30.2亿元补贴,对不同时间完成改造的企业给予差别化奖励。
- 市场机制:实施差别化电价(未达标企业加收0.1元/千瓦时)、排污权交易与抵押贷款,优先支持创A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 差异化管控:A级企业重污染天气可自主减排,钢铁企业免于粗钢产量压减,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减免,火电企业减少调峰频次。
二、技术标准与排放限值
- 有组织排放:
- 钢铁行业:烧结/球团颗粒物≤10mg/m³、二氧化硫≤35mg/m³、氮氧化物≤50mg/m³;
- 水泥行业:窑尾颗粒物≤10mg/m³、二氧化硫≤30mg/m³、氮氧化物≤100mg/m³;
- 平板玻璃:熔窑颗粒物≤10mg/m³、二氧化硫≤50mg/m³、氮氧化物≤200mg/m³。
- 无组织排放:
- 物料储存采用封闭料场/筒仓,装卸过程设置集尘罩或喷淋设施;
- 厂界颗粒物≤0.5mg/m³,氨逃逸≤1.0mg/m³;
- 运输环节清洁比例≥80%(铁路/水路/新能源车辆),汽车运输须为国六或新能源。
- 监测要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生态部门联网,数据实时传输;企业需建立自行监测制度,保存原始记录并公开。
三、实施流程与平台建设
- 前期准备:制定改造方案,明确技术路径(如脱硫脱硝工艺选择、封闭料场设计),完成环评与资金筹措。
- 工程实施:
- 治理设施升级(如高效除尘器、SCR脱硝系统);
- 清洁运输改造(皮带通廊、管状带式输送机);
- 智能化平台搭建(如达斯特超低排放管控平台),整合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空气质量、车辆门禁、清洁运输等多源数据,实现三维GIS可视化与智能分析。
- 调试与运行:治理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确保波动情况下仍达标;建立运维台账,定期维护设备。
四、验收与评估要求
- 验收条件:
- 排放浓度稳定达标,监测数据联网且可追溯;
- 环保手续齐全(环评、排污许可证等);
- 管理制度完善(台账记录、应急预案、人员培训);
- 近三年无环境违法行为。
- 评估方法:
- 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监测,核查排放数据、治理设施运行效果;
- 生态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结合在线监测数据、现场检查、资料审核综合判定;
- 创A企业需额外满足示范责任(如技术输出、经验推广)。
- 长期监管:纳入执法监管正面清单,采用非现场执法(在线监测、无人机飞检、走航车)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定期复核排放数据,确保持续达标。
典型案例:金隅冀东水泥唐山分公司通过全工序改造(分级燃烧+SNCR+SCR脱硝、封闭料场、清洁运输),实现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低于国家标准,获生态环境部评估认可;河钢承钢通过动态数据闭环与AI决策,次品率降至0.4%,年省960万。
河北超低排放环保平台建设以“政策+技术+管理”三驱动,推动重点行业从“被动治污”向“主动控污”转型,为全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河北样本”。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