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体系:全链条支持与差异化激励
河北省以《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的若干措施》为核心,构建了“政策+经济+技术”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
- 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超低排放改造项目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缩短企业转型时间。
- 财税激励:环保设备投资抵免10%企业所得税;排放浓度低于标准30%/50%的企业,环境保护税分别减按75%/50%征收;累计安排30.2亿元财政补贴,支持1084个超低排放项目。
- 市场机制:实施差别化电价(未达标企业加收0.1元/千瓦时)、排污权交易与抵押贷款,优先支持创A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差异化管控:A级企业重污染天气可自主减排,钢铁企业免于粗钢产量压减,水泥企业享受错峰生产减免,火电企业减少调峰频次。

二、技术架构:全流程智能管控平台
以达斯特超低排放管控平台为代表,技术架构实现“动态感知-智能分析-精准治理”闭环:
- 多源数据融合:整合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监测、空气质量微站、视频监控、车辆门禁、清洁运输数据,叠加至三维GIS地图,形成“数据+空间”立体视图。
- 智能分析引擎: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测目标可行性,AI根因分析10分钟定位次品率超标问题;多源数据联动识别排放异常(如治污设施故障、运输超载),自动生成管控建议(如调整雾炮频次、优化运输路线)。
- 可视化中枢:三维建模厂区场景,点击监测点位可追溯全链设备信息,实现“一点触达、全链掌握”,解决传统管理数据分散痛点。
- 执行层联动: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实时联动,如脱硫塔、脱硝反应器与排放口数据同步,确保环保措施有效执行。
三、实施案例:标杆企业与区域成效
- 钢铁行业:河钢承钢、沧州中铁装备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颗粒物排放≤5mg/m³;冀南钢铁集团通过“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实现1766个监测点实时数据监控,获评环保绩效A级企业。
- 区域转型:武安市12家钢铁企业全部“创A”,重点行业A级企业占行业总数84%;2025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31.27%,蓝天白云渐成常态。
- 技术突破:高压湿式静电除尘器(HWESP)将超细粉尘排放压降至≤5mg/m³,同步脱除SO₃酸雾(效率>85%)和重金属气溶胶(脱除率>92%),解决复合污染难题。
四、挑战与解决方案
- 挑战:传统除尘设备难以捕集亚微米级粉尘;多源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需高技术门槛;企业改造资金压力大。
- 解决方案:
- 技术迭代:采用HWESP、智能反冲洗系统、高频脉冲电源等提升治理效率。
- 平台赋能:通过达斯特、智易时代等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响应速度。
- 资金支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绿色信贷、排污权交易等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五、实施效果与长期价值
- 环境效益:超低排放改造后,河北省年削减PM2.5、SO₂、NOx分别达3.91万吨、17.86万吨和18.18万吨,重点城市PM2.5浓度平均下降24%。
- 经济效益:企业资源利用率提升30%,项目超支率降低10个百分点;创A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市场竞争力增强。
- 社会效益: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绿色转型,形成可复制的环保治理经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结语:河北超低排放环保平台建设通过政策驱动、技术创新与企业实践,构建了“政策-技术-企业”协同的绿色转型生态,不仅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显著削减,更推动了重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河北样本”。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