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环保超低排平台是河南省为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改善空气质量而构建的综合性环境监管体系,具体涵盖以下核心内容: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依据:依据《河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5年目标:PM2.5浓度≤42.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71%),以及《河南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等文件。
- 行业范围:聚焦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要求2023-2025年分阶段完成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改造及清洁运输升级(如钢铁企业2025年9月底前完成清洁运输改造)。
平台功能与技术架构
- 实时监测与数据集成:
- 监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23个关键指标及喷氨量等66个辅助参数,如国网河南电科院建成的“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监控系统”,覆盖全省144台统调燃煤机组,数据实时传输至省级云计算平台。
- 整合企业DCS系统数据(如河南鑫泰能源将化产技改后的DCS数据接入平台),实现生产-治理设施联动监控。
- 智能化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排放趋势、污染源清单管理(如排放源与治理设备关联),自动生成运行记录及预警信息,支撑环保电力调度(如优先调度低排放机组)。
- 可视化展示:采用GIS地图、动态图表展示污染源分布、排放浓度时空变化,支持空气质量实时查询(如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公布全省AQI、地表水水质数据)。
典型案例与实施进展
- 企业端平台:
- 河南鑫泰能源:2024年启动环保超低平台升级改造,预算40万元,需接入化产技改后的DCS数据,满足超低排放要求。
- 河南平煤神马汝丰炭材料:招标超低排放一体化环境管控平台,中标金额249万元,涵盖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安装调试及排放源清单信息化管理。
- 省级监管平台:河南省生态环境厅通过“节能减排数字出版体验馆”“科技创新虚拟现实馆”等专题平台,整合科技文献、成果展示及人才资源,推动技术转移转化。
应用成效与社会价值
- 环境效益:2017年河南省统调燃煤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68.99%、63.83%、30.44%,显著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 经济效益: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如建设郑汴洛濮氢走廊、地热供暖示范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新增2000万千瓦以上)。
- 管理创新:采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从企业到省级的排放数据全流程监控,强化政府-企业-公众协同治理(如机动车排放阶段查询APP支持公众纠错)。
挑战与展望
- 区域差异:部分地区如鹤壁市仍存在轻度污染(AQI 106,PM10为首要污染物),需持续加强监测与整改。
- 技术迭代:未来将深化物联网、人工智能在排放预测、智能预警中的应用,提升平台自动化水平。
- 政策协同:需进一步整合环保、工信、能源等多部门数据,完善跨行业、跨区域的超低排放标准与监管体系。
河南环保超低排平台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数据驱动,构建了“监测-分析-调度-公开”的全链条环境管理体系,为全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河南经验”。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