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核心要点

排放标准
- 燃煤锅炉: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超低排放标准,具体限值:
- 颗粒物≤10mg/m³、二氧化硫≤35mg/m³、氮氧化物≤50mg/m³(如上海石化电厂改造后氮氧化物降至30mg/m³以下)。
- 燃油/燃气锅炉:
- 新建锅炉氮氧化物≤30mg/Nm³(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或≤80mg/Nm³(禁燃区外);在用锅炉需全工况达标,否则按日计罚10~100万元。
- 生物质锅炉执行更严格限值,需配套高效除尘和脱硝技术。
- 其他:工业锅炉、电站锅炉需满足《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及上海地方标准(如DB31/T965、DB31/T1057)。
技术路径
- 核心工艺:
- 脱硫: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
- 脱硝:SCR(选择性催化还原)、低氮燃烧技术(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
- 除尘:静电除尘、袋式除尘、湿式电除尘。
- 余热利用:冷凝器回收烟气余热,提升能效。
- 清洁能源替代:推广天然气、电力、生物质能等,减少燃煤使用。
- 智能化改造:安装DCS系统、自动监测设施、视频监控,数据保存5年以上;建设全厂环境管控平台,实现排放、运输全流程监管。
时间表与阶段目标
- 钢铁行业:
- 2020年底:70%产能完成改造(如宝钢股份三、四烧结烟气净化系统)。
- 2022年底: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高炉热风炉、轧钢热处理炉等)。
- 2025年底:进一步削减排放总量。
- 焦化行业:
- 2025年底:备煤、炼焦、熄焦等环节完成改造;煤气精制、化学产品深加工完成60%改造。
- 2027年底:基本完成全流程改造(管式加热炉在线监控、干法熄焦技术普及)。
- 中小锅炉:
- 2020年9月底:全市在用中小锅炉完成提标改造(中心城区2019年底前完成)。
- 2025年: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禁止新建分散供热锅炉;老旧锅炉(使用超15年)逐步淘汰。
支持政策与监管措施
- 财政补贴:
- 市、区两级财政对中小锅炉改造提供最高1000万元补助(如2018年政策),按改造时间分档支持。
- 绿色信贷、税收优惠(如环保税减免)支持企业技术升级。
- 监管执法:
- 严格排污许可管理,未达标企业限期治理或处罚;重污染天气期间强制减排。
- 安装自动监测设施、DCS系统,数据联网至生态环境部门;定期能效测试和环保检查。
- 技术保障:
- 推广低氮燃烧器、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如上海瀚昱研发的120℃低温催化剂)。
- 鼓励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如余热回收、高效节能技术)。
适用企业与行业
- 重点行业:电力、钢铁、焦化、石化、建材等。
- 典型企业:上海石化(电厂锅炉改造)、宝钢股份(高炉热风炉改造)、宝武碳业(管式加热炉脱硫脱硝)。
- 其他领域:
- 非道路移动机械:2024年起禁用国Ⅰ及以下机械,2026年全市禁用国Ⅱ及以下机械。
- 建筑领域: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如临港新片区、崇明生态岛),要求气密性n50≤1.0,供暖热源优先采用无直接碳排放技术。
社会影响与效益
- 环境效益:显著降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 经济效益:通过能效提升和减排,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 社会效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海通过分阶段、分领域的超低排放改造,结合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无废城市”和低碳发展示范区。














关注官方微信